馬云直言;未來5年互聯網經濟讓你年薪200萬以上
馬云: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價都比前一日高,因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,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積極。今天太寶貴,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,抬起下巴,抓住今天,它不再回來。 失敗是什么?沒有什么,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;成功是什么?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,只剩下一條路,那就是成功的路。
馬云:再長的路,一步步也能走完,再短的路,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。 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,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。 不大可能的事也許今天實現,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許明天會實現。 網絡事業創造了富裕,又延續了平等。 真正無價的是能夠實現這些想法的人。 人格的完善是本,財富的確立是末。
每個人都想賺錢,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,如何選擇,沒有方向
下面看看馬云說2018年最賺錢的兩大行.。
1.分享經濟
近來,分享經濟在中國迅速發展,“其協同消費”慨念曾被媒體評為改變世界的十大創意之一。分享經濟普及最廣的是中國,這里使用移動支付銷費者達到86%,領先全球。即使在中國農村,移動支付用戶的比例也有31.7%,據統計,未來5年分享經濟將年均增長40%,中國在-中國制造"2025"和“互聯網+"框架內落實創新發展戰略的方針不僅促進了新技術的推廣,還催生了作為新增長點的新生產部門和新型商業,特別是分享經濟,中國國家信息中心認為,分享經濟在2018年依然是大勢所趨,但只進行產品和模式創新的企業才能保持競爭力,實現可持速增長,中國共享經濟市場的體量已經十分巨大,去年中國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7億人,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1億人左右,提供共享經濟服務的經營者也達到了7000萬人,即便是這樣的市場,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仍舊有很大的潛力。
2.互聯網經濟
互聯網+”是創新2.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,是知識社會創新2.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。
“互聯網+”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,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,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,為改革、創新、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。通俗的說,“互聯網+”就是“互聯網+各個傳統行業”,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,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,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,創造新的發展生態。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,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,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、社會各域之中,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,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。全國政協委員、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認為,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每個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有些行業經過“互聯網+”改造重獲新生。“2017年,我們感到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的融合已經形成明顯趨勢,2018年發現這一趨勢在加速,各地政府也已經紛紛開啟了數字化時間表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。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,中國經濟亟待挖掘和壯大新動能。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言,要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。在此背景下,蓬勃發展的“互聯網+”為正處于戰略轉型的中國經濟增添了一個廣受“點贊”的注腳。
馬云:作為一個互聯網人,我時刻不在關注著行業的最新動態,生怕自己被這個時代落下,作為一個中國人,我們真的趕上了一個最好的年代,上一輪改革開放的紅利釋放殆盡,該拿走的都被拿走了,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,以互聯網+為工具,以大眾創業為形式,正在塑造嶄新的經濟結構,具備新理念,新思維的人正式登上歷史舞臺。
馬云;“你可以沒有開槍的機會,但當機會來時,你的槍里一定不能沒有子彈”,這句話應用到大學生創業方面正合適,而且他們要隨時準備著最重要的兩條,一是有創業的精神,二是有創業的技能。成功的基本前提就是創業前是否做好充足的準備。扎扎實實,一步一個腳印,才能有所作為。